高质量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四色”理念推动机关事务工作提档升级
文/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站位,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的职责定位和“两个更好服务”工作要求,立足于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湖北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探索打造机关事务工作“四色”服务品牌,坚持资产为基、勤俭为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着力提升机关事务服务和管理效能,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绿色筑底——引领降碳风尚,助力“四化”同步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绿色低碳为底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具体形式。
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推进全省公共机构通过深入开展节约能源工作,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助力湖北在迈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筑牢绿色底盘。
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常态化,是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
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示范单位、能效领跑者和水效领跑者等申创遴选工作,指导和督促公共机构大力推广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不断完善节能工作相关规章制度体系,严格控制能源耗费,让“能耗大户”成为“节能标兵”;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等反食品浪费活动,大力推进公共机构反食品浪费长效机制;用好公共服务场地和资源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普及节约能源资源知识,让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成为习惯。
与此同时,积极运用市场化机制,鼓励和支持湖北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用能状况诊断、改造和运维管理,实现能源资源节约、费用支出减少。
目前,管理局已与国网湖北电力有限公司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合作,为全省公共机构“试水”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提供基础支持。截至目前,宜都市、大冶市按照“整体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对全市公共机构集中打包开展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黄冈市公安、教育系统,武汉市、宜昌市、孝感市、随州市和部分县(市、区),针对部分党政机关能耗体量小、但又相对集中等特点,采取集中打包开展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极大促进了节能提效,在引领全省公共机构、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面是政策引导、提供路径,一面是设定目标、强化考核。管理局认真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和“碳达峰十大行动”,严格执行能源资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合理下达定额指标,进行能耗统计、分析和通报,并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和节约型机关创建等活动。在不断努力和推动下,湖北省公共机构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引导企业和人民群众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
暖色强基——做优管理服务,提供高质量保障
湖北省牢牢把握加快建成支点这一战略定位、战略任务、战略机遇,知重而担、知责而行,切实扛起支点建设的战略使命,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管理局紧紧围绕大局,汇聚奋进力量,聚焦“运行保障”这一功能定位,抓住体制机制改革这个“牛鼻子”,通过运用现代化治理技术和手段统一管理、统筹配置内部资源和资产,为党政机关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助力各省直单位履职尽责、挺膺担当,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机关事务力量。
持续优化集中统一、区域一体的协同保障新格局。牢牢把握“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工作思路,厘清职能边界,创新管理举措,有序推动资产资源的归口管理、统筹配置、集约使用。强化机关事务行业指导,深化区域协同,完善机关事务系统片区联席会议、信息报送和督查评价机制,推动全省机关事务系统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和工作协作,扎实开展年度重点工作和综合督查,着力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均衡发展的格局。
统筹推进资产管理系统整合“一盘棋”。树立“大资产”理念,着力构建资产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集约共享。以虚拟仓为主要形式,加大公物仓服务平台推广力度,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资产调剂共享机制,畅通资产“大循环”,逐步建立起规划、权属、配置、处置四统一的资产管理体制。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实施培训提升工程,开展岗位技能实训,开设“干部大讲堂”,将培训对象延伸到市县级机关事务部门。持续推进职后进修和引特才、育英才工作,擦亮幼教、餐饮等服务领域的“人才名片”。紧贴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工作实践,与武汉大学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中心积极合作开展机关事务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积极引入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竞争优势,在物业服务、机关食堂、绿化养护、保洁保卫、公共建筑设施和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服务等方面,通过外包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逐步推动服务保障从内部封闭、分散保障到市场导向、集中统管的转变,实现优化服务管理模式、降低机关行政成本、提高服务保障效能的效果。
红色引领——筑牢清廉堤坝,强化资产管理
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壮阔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是干事的底气,更是成事的基础。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努力打造高举旗帜的政治机关、执行有力的行政机关、保障运行的服务机关、精细管理的专业机关、风清气正的清廉机关,积极践行“一统三化”发展战略,即聚焦资产集中统一管理这个重要基础,坚持以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赋能机关事务管理实践,推动机关事务工作更加规范、更有质量、更富效能。
在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方面,有序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全面核查省级党政机关及其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房屋、土地状况,全面摸清省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底数,建立资产信息数据库。推进全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并持续巩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成果,将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车改后保留的所有公务用车(含执法执勤用车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全口径纳入机关事务部门管理,其编制核定、购置审批、配备标准、使用监管、号牌配发、车辆处置等工作均由机关事务部门依法依规实施统一管理,从严控制公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创新基层公务出行保障模式,不断加大公务用车统筹监管力度,持续提升公务用车保障质效。
在强化法治引领方面,着眼机关事务现代治理机制,围绕机关运行和政务保障要求,在出台《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资产、资源、资金统筹和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集约管理相关配套制度,印发《省直机关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细则》《省直机关办公用房处置利用管理细则》等实施细则,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机关运行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制定《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合同示范文本》,防范合同法律风险漏洞。扎实贯彻落实机关事务系列法规政策,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项开展资产管理智库服务,研究出台《湖北省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细化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链条管理制度体系。
在注重标准增效方面,成立湖北省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组,充分发挥工作组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省标准化规划部署、指导协调。持续优化标准供给,聚焦资产管理、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出台省级地方标准12项、市级地方标准18项,编制标准化工作手册15本,基本实现了主要职能业务领域标准全覆盖。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试点建设,指导协调十堰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洪山礼堂等6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和省三幼等4个省级标准化试点单位高分通过验收。其中,洪山礼堂试点建设经验入选国家级机关事务标准化试点范例。广泛开展标准化示范培训,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建设,以提升保障水平和管理效能为目标,不断提高标准综合运用率和标准实施效果。
在坚持数字赋能方面,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标签等技术,重点聚焦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管理领域,全面推动省、市、县、乡四级党政机关“全省一张网”运行,实现主要职能统计数据互联互通,使用管理全流程在线“留痕”,让监管更加精准高效、有的放矢。
在上述一系列举措的基础上,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履行好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监管职责,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从严从紧控制机关运行经费,持续逐年压减“三公”经费,优先保障重点、刚需、紧急项目支出,深入开展机关运行成本统计调查,不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从严控制资产配置,严格执行办公用房维修、公务用车配备、通用资产配备等标准,统筹开展办公用房大中修和公车配置审批,新增配置需求优先通过调剂存量资产予以保障,严把资产配置“入口关”。严格资产处置审核,规范处置程序,严把资产处置“出口关”。
在管理局的指导、督促和推动下,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习惯和常态。
彩色共绘——着眼服务大局,为社会共治贡献力量
机关事务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作为密切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查摆突出问题、提升服务能力、树立党员形象的有效途径,结合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同缔造促振兴”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发动居民群众、社会资本等多方力量“彩色共绘”共治蓝图,不断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和智慧。
管理局党组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发动局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服务对象、生产一线和基层单位,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群众需求。
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集中力量在局乡村振兴驻点村红安县普安桥村建成保鲜储备库、油茶加工厂、特色农业产业园、村湾组公路等,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强化鼓励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深入合作,建立紧密型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畅通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让乡村越来越美,村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在对口联系的武汉昙华林社区,辖区居民、商户倾情携手,群策群力,成功打造了“家门口的健身房”。该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型城区,房屋设施老旧、硬件条件落后,居民期待建一个“家门口的健身房”。管理局下沉工作队和社区一起发动居民召开6次议事会,最终确定将三义村的一座废旧库房改造为“家门口的健身房”。建设过程中,下沉党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代表积极沟通,共同商定建设方案,居民群众“众人拾柴”,社区书法家题赠牌匾、运动爱好者捐赠器材、绿植爱好者捐赠花卉。“家门口的健身房”建成后,社区定期收集周边居民及商户的意见建议,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和服务优化,居民自发参与健身房的日常管理,主动认领值班服务时段。
从小区外墙维修改造,到幼儿园护学通道改建工程;从破解片区“停车难”问题,到打造老年“幸福食堂”,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管理局的牵头下,通过共同努力得到解决。
立足新起点,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进一步擦亮机关事务工作“四色”服务品牌,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好忠诚奉献、干净担当的“红管家”,勤俭高效、保障有力的“勤务员”,传播文明、践行低碳的“引领者”,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中展现新形象、干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