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拉近了心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4-07-04 09:1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王亚文

    

  兰州人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兰州牛肉拉面,当地俗称牛肉面,用雪域高原牦牛肉,融合多民族饮食习俗,经历百年历史沉淀,几代拉面师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一清、二白、三红、四绿”营养快捷的中华美食。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兰州市民讲起幸福感,总书记幽默地说,“你们幸福的一个原因还有兰州拉面”。从沿街叫卖的“热锅子面”到“中华第一面”,据统计,兰州拉面已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面馆超过50万家,年销售额逾4000亿元。 

  2023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赴甘肃调研,与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在兰州签署了《共同推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调研了甘肃兴陇兰州牛肉面职业培训学校及兰州牛肉面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情况。去年国庆节后第一周,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周丽宁、兰州拉面国际联盟主席梁顺俭带着兴陇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两名拉面技师来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让正宗的兰州拉面走进机关食堂。 

  为保证拉面色香浓郁,每天早晨5点钟,拉面师早早地吊上高汤、煮上牛肉,经过四五个小时的熬煮,一锅色泽清亮、味道浓厚的牛肉汤就熬好了。拉面师手工和面,切配主副食材,保障机关干部职工都能吃上一碗地道的兰州拉面。一走进食堂,牛肉汤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档口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师傅,来碗二细!”“好咧!”干部职工按口感喜好点餐,拉面师傅按照需求制作成大宽、韭叶、毛细、二棱子等粗细不同的拉面。随手拿起一块面团,搓成长条,用手捏住两头,边甩边拉,不但要臂力过人,对力道的控制还要刚中带柔,看似随性又带着技巧,反复交叠,像西北汉子击鼓一样,把手中的面向着案板敲击,变成了根根分明、粗细均匀的拉面。面条飞进沸水锅里,翻滚、捞出,个人根据喜好配上蒜苗、香菜、萝卜片、牛肉粒、辣椒油,大勺舀起的牛肉汤浇进碗里,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就做好了。 

  两位师傅每天要用的面超过25公斤,制作出350多碗兰州拉面,依然供不应求。在菜品满意度投票区域,兰州拉面的小筐里总摞起厚厚的一叠满意票,干部职工不仅吃得开心,更感受到了部党组方方面面的关心,内心充满着幸福感,工作干劲儿更足了。 

  制作美食的同时,两位拉面师还热心向机关食堂和驻部武警支队的厨师传授拉面技艺,唠些拉面背后的故事和西北文化习俗。一碗小小的拉面,在寒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干部职工的胃,还增进了大家对西北饮食文化的了解,也拉近了帮扶就业心的距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