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接待工作为经济发展插上“隐形翅膀”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3-11-29 15:43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李奎

    

  公务接待作为一个地方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重要平台和纽带,是城市对外交流的“第一面孔、第一窗口、第一名片”,折射着营商环境、人文文化和城市建设品位。 

  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接待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心用情服务,精益求精保障,持续在提升接待内涵品质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上做文章,把接待工作过程变成宣传推介鹤壁、联络对接客商、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将政治属性作为接待工作的根本属性,从讲政治的高度完成各项接待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鹤壁市接待办充分发挥接待工作的桥梁纽带、塑造地方形象的窗口平台作用,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每一次接待看作是对外交流、展示实力、吸引外资、促进发展的机遇,当作展示城市发展成就、推介优势资源、提高城市美誉度和竞争力的平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专心致志投入接待工作。每年圆满完成约300批次、7000人次的接待任务。 

  规范管理,严督实查落实,将接待纪律作为公务接待管理不可逾越的红线,以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严把公务接待各个环节,制定市级公务接待规范,深入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督查,严格落实公务接待公函制、审批制等制度,把厉行节约、规范服务融入接待管理全过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细落实。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施行,公务接待工作更加聚焦政务性职能,对履行接待辅政职能提出新的课题。鹤壁市接待办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将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作为接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谋划为全市经济发展插上“隐形翅膀”。当好优势资源的推销员,每次接待在保障好来宾吃住行的同时,积极寻找结合点和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宣传“淇河三珍”、饮马泉蜜薯、盘石头水库大花鲢,以及浚县小河白菜、王桥豆腐等地方特产。当好发展成就的宣传员在接待服务中安排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熟知市域经济、民俗风情、历史典故的接待人员,对来宾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利用为来宾服务的机会展示鹤壁、推介鹤壁,恰当地宣传鹤壁良好的营商环境、突出的产业优势、光明的发展前景。当好招商引资的信息员充分利用工作优势,注重收集和捕捉国家和各省市先进经验、成功做法和投资意见等信息,以“他山之玉”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京东、华为等头部企业落地鹤壁,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优质的接待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朋友、赢得支持作出了突出贡献。 

  打铁还需自身硬,鹤壁市接待办坚持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根据新发展阶段的要求,精益求精,寻求突破,推动全市接待工作实现新提升。着力提升接待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工作中处处用心、生活中处处留心、服务中处处贴心,在细节上下功夫,深入研究会见、会谈、会议、仪式、宴会、茶歇、合影等不同场景的礼宾安排。提前设想在接待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组织宾馆部门实战演练,沉浸式体验住宿安排。在现场布置、席位安排、仪容仪表、礼节礼貌等各方面体现出专业水准,做到零失误、零差错、零纰漏。着力提升接待工作的个性化水平,注重提高接待工作的亲情度,将关注点从物质层面扩展到情感、文化、精神层面。熟记客史、勤询客需,认真做好客人档案记录,针对来宾的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口味偏好,提供定制服务。特别是重大活动期间,实行“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在严格执行规定接待标准之内,带着亲情和温度为来宾提供超预期服务。着力提升接待工作的特色化水平,打造文化型接待新模式,在活动主题设计、餐厅饰物摆件、餐桌摆台等方面大胆创新,精益求精为各项重要会议活动量身打造接待主题,匠心独运利用苔藓、泡沫板等绿色环保材料和竹筏、仙鹤、山石等摆件展现淇河风光、人文精萃,因地制宜利用冬瓜、南瓜、西瓜等食材制作鹤壁文化元素的雕刻品,将淇河文化、殷商文化、朝歌文化、运河文化、黎阳文化等文化资源融入其中。研究鹤壁地方菜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形成以淇河养生菜为主河南各地市的特色菜品为辅的接待菜谱,创新菜品20余种,以菜为媒讲述鹤壁故事,于一汤一饭、一菜一品之中体现鹤壁味道、鹤壁生态、鹤壁文化,让来宾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推动全市接待工作再攀高峰、再上台阶,离不开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接待队伍。鹤壁市接待办坚持在学中淬炼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到河南黄河迎宾馆等“国字号”宾馆观摩学习,前往浙江、安徽等有接待特色的省份实地调研,邀请河南省人民会堂、北京京西宾馆、河南中州宾馆业务骨干网上授课,集各家之所长,创自身之特色,做到“接待业务我最明白、我最权威”。坚持在干中历练队伍,推行主责主业全覆盖式参与,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线工作人员,人人学业务,全员上任务,特别是在重大会议、重要活动叠加的繁忙时刻,全体人员闻令而动、握指成拳,“人人都是接待员”,把“白加黑”“五加二”当作工作常态,“舍小家顾大家”,实干担当、敬业奉献,高质高效完成各类公务接待服务保障任务。坚持在比中锤炼队伍,实行重要接待任务专班式统筹,任务进度当日复盘,常态化召开接待工作讲评会,复盘总结工作得失,做到接待一次提升一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组织接待基地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拼,定期开展接待精品案例评选,推进接待业务创新,通过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接待队伍,推动公务接待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