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后勤服务保障 助力航天事业发展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3-06-30 10:1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等航天重大成果,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突出标志,并强调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这是对航天战线广大干部员工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新时代航天后勤保障高质量发展,强化两大红色基因思想,始终紧扣航天中心任务需要,持续深化系统工程认识、不断探索后勤工作规律,为实现航天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支撑。 

    

  航天活动及后勤工作的突出特点 

  航天活动具有战略性、创新性、高技术性和系统性。在战略性方面,航天活动包括卫星、导弹、运载火箭等国家航天重大工程,具有重大的战略内涵。在创新性方面,航天事业是人类认识自然最前沿、增进知识最活跃、获得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在高技术性方面,航天工程能带动整个国家科学和技术的全面创新和飞速发展,航天的高度往往代表着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高度。在系统性方面,航天事业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发挥多系统协同配合最多的事业。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标志性事件是国防部五院成立,首任院长是钱学森。这是中国航天第一个科研机构,这支队伍一诞生就是人民军队。因此,中国航天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着明显的人民军队和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两大红色基因的底色。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新时代航天大后勤保障高质量发展,必须永远强化两大红色基因思想,始终紧扣航天中心任务需要,始终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持续深化系统工程认识、不断探索后勤工作规律,为实现航天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和保障支撑。 

  伴随着共和国7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65年的辉煌发展道路。1957年国防部五院的成立掀开了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篇章。当时,工作人员为部队编制,按军事化管理,航天后勤工作起步于军队的管理模式,供餐、医疗、车辆、物资筹备均由军需部门统筹调配,参照军队管理。“对党忠诚、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更是融入到航天后勤工作的血脉中,升华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航天后勤工作从诞生之日起便遵循“打仗打的是后勤”“为科研生产服务、为科技人员服务”的理念,弘扬军队后勤的光荣传统,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营造温馨舒适、快乐向上的工作环境,建设绿色低碳、安全和谐的美丽家园,使科技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航天事业建设中,使航天后勤保障的红色基因得以代代传承。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基于航天事业建立了系统工程思想,它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型号研制还是经营管理,都始终贯穿着系统工程的理念、体系与方法。航天后勤工作将航天系统工程思想运用于实际管理中,形成了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考评等主要要素的管理过程,覆盖了后勤工作必要的保障资源,基本形成了具有航天系统工程特点的后勤工作体系,具有科学化、系统化的科学家基因。中国航天的发展实践,形成和发展了我国系统工程的理念、体系与方法。系统工程思想在航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取得众多辉煌成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不论是组织管理的决策主体、实践主体和实践对象,还是工程、技术、产品、产业链条各个方面;不论是“一个总体部+两条指挥线”,还是型号研发、试验、定型以及后勤保障,无一不是系统工程思想的运用实践。航天后勤工作将系统工程思想纳入业务制度、融入业务流程,与航天各项业务同计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强化“一盘棋”思想,构建起“安全+保障”航天后勤工作体系。 

    

  后勤工作始终支撑航天事业发展 

  当前,航天科技的后勤工作已逐步从传统的供餐、医疗、车辆、运输、物资筹备等保障,发展到“安全+保障”融入后勤工作的双轨管理模式。航天后勤工作主要服务于航天科研生产和型号保障任务,支撑航天事业发展。与生俱来带有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决定了航天后勤与传统后勤管理存在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航天后勤融入了“安全”的发展理念,有着浓厚的军工和保密属性,筑牢安全基石、守护安全平安是后勤工作的核心使命;融入“保障”的发展理念,用心用情为民服务、保障和谐稳定是后勤工作的根本宗旨。 

  坚持底线思维,构建航天科研主业安全基石。航天科技充分利用系统工程思想,坚持底线思维,对后勤工作涉及的安全范畴进行深化和外延,拓展了安全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总结提炼出保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七大安全”基石。 

  引入信息化手段,安全保卫管理效率持续提升。安全保卫工作以一体化、智能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为重点,打造了以安防指控中心、武警“智慧磐石”为代表的信息化安全防范系统,以“目标空域—目标周界—营门楼门—要害部位”为纵深的防控重点,持续开展第一道防线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智能化设备建设,实现园区精准、高效的安全管控。以“人—车—证—物”为管理主体,在航天科技一院南苑园区率先开展人车识别系统建设,实现了园区主要出入口人车全封闭管控,推动安全保卫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协同发展,全面提升预知、预警、预控、预处能力,维护平安稳定大局。 

  加强体系管控,交通安全管控能力持续提升。构建起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优化完善,实现了对管理过程全流程的监督、检查、指导及考核,构建起覆盖全员及专兼职驾驶员培训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标本兼治杜绝醉驾酒驾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严防重大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开发应用“万源e车”公务出行管理平台及“CALT安保”交通管理模块,做到单位保障用车的全流程信息化管控和全级次单位保障用车穿透式管理,使得单位公务出行依法合规、过程清晰。 

  防范化解风险,消防安全管控开启全新篇章。以依法治理为核心,以责任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消防安全评估为抓手,以完善应急预案为牵引,通过夯实消防安全管理基础、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评测,在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和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上持续发力,营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落实四方责任,疫情精准防控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始终把广大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深化与属地政府联防联控,通过建立“CALT安保”疫情防控信息化模块支撑疫情防控,加强涉疫排查、信息收集与分析,推进人物同防、内外同步等措施,高效阻隔了疫情传播渠道,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防控、有效救治”的应急机制发挥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重大工程任务攻坚战,做到“两手抓、双胜利”。 

  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协同增效焕发活力。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导向,通过加强节能环保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监督和管控,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构建起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不断提高节能环保协同增效新活力。 

  预防为主,防汛安全应急处置再上台阶。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的防汛原则,建立起防汛组织体系和精细化流程,实现防汛区域全覆盖、驻地全覆盖、人员全覆盖。通过建立“CALT安保”防汛信息化管理模块,在防汛重点部位安装实时水位监测仪,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防汛管理中的应用,做到防汛重点部位实时监控和动态预警,不断提高风险辨识、处突防控和应急保障能力,确保汛期安全。 

  航天科技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稳中求进,持续推进民生和谐保障工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总结提炼出“六大保障”,即健康保障、应急保障、运投保障、行政保障、园区保障、试验基地保障。 

  关爱员工,健康保障质量全面增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全职业人群、全工作周期职业健康为出发点,落实“防、治、管、教、建”策略,职业健康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劳动者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健康企业建设,构建起和谐人文环境,传播健康理念文化,多家单位获得全国“健康企业”荣誉称号。 

  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应急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以科学、有效应对科研生产、试验后勤服务保障突发事件为导向,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通过健全领导指挥机制、加强预案体系建设、优化应急协同机制、明确应急要素资源配置、建设专兼职应急力量、坚持演习演练、强化事故责任追究等措施,提升了高效防范事故风险、应急救援、应急保障、现场处置4种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全力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协调联动,运投保障效率显著提高。通过不断完善产品运输管理体系和控制流程,建立健全联调联动、精准有效、常态化运行管理机制,完善运输供应商管理体系,加强产品运输的指导和监督,高效完成了以深空探测、载人航天、货运飞船交付等为代表的重大工程的运输保障任务。 

  为民办实事,行政保障温度不断攀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职工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上深耕细作、持续发力,通过用心用情推进职工“最关心、最急切、最直接”的改善工程,如惠民10件实事、外挂电梯改造、保障住房租赁等,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机制在行政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使广大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体化管理,园区保障能力稳中求进。航天型号任务具有多型号、多驻地、多园区分布的特点,园区保障以科研生产保障为中心,通过对标行业一流企业,建立统一的服务和考评体系,实现标准化、高水平园区保障。通过“前后方+一体化”的园区运营管理新模式试点,实现后方管理职能在异地园区延伸,建立起与科研生产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和保障能力,支撑科研生产和重大任务顺利完成。 

  完善机制,试验基地保障模式一体高效。航天后勤保障为航天发射建立起试验基地保障机制,建立通用外场保障管控体系及差异化管控模式,实施全方位、区域化、标准化、差异化外场保障一体化管理,满足科研生产全领域、全覆盖、全寿命、全区域外场保障任务需求,为高强度科研型号任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通过组建统筹保障工作机制,实现前后方协调联动,发挥保障管理组织优势,开展保障资源统筹调配,实现了试验基地保障服务质量、效率、效益的快速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后勤保障数字化新格局。航天科技将数字化、信息化作为培育后勤保障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创新深度融合,全方位搭建涵盖保卫保密、行政动力、园区试验基地保障等业务于一体的“数字安保”集成平台。通过在现有安防中心、环境监测、违规监控等应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内网、商密网与互联网“三网合一”的数据互联互通的数字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后勤保障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保障的高度契合,提升保障服务效率和质量,构建“数字航天”后勤保障新格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