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水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文/金慧莉 柳青
高职院校如何构建“两型”校园,实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怎样让节水理念在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探索……
多年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建设节水型学校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通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开展系列宣传报道,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节水意识,让节水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成长。学院于2019年获“湖南省第一批节水载体单位”称号,2020年获“湖南省第一批节水高校”称号,2021年获“全国水效领跑者”称号。
“这是学生公寓的用水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每天晚上11点到早上7点用水量基本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在学院能源监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副处长柳青正通过水平衡系统检测平台对用水量进行实时检测。
学院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00人,在校生近16000名,用水能源资源消耗比较大。为更好践行节水校园,学院打造校园物联网水控平台,将学生宿舍用电、用水智能管理系统合并,搭建了一个集能耗监控、用水用电管理的云服务平台,通过平台监测,可掌控校园各楼栋的能耗资源用了多少、用到哪里去了、是谁使用的、用得合不合理等基本信息,并及时分析和反馈用能情况。平台通过数字化,将原来水能管理过程中的模糊概念变成了清晰的数据,使校园节能有尺可量。
除了数字化的节水设备,学院还充分发挥自身水资源优势,将4个河塘水源作为校区绿化、道路冲洗、景观用水等用途,遵循校区用水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减少市政用水量。同时,针对部分宿舍实施专供水改造,将楼宇内宿舍管理员及保安居住房间安装专用用水管道,实现假期所有楼宇主水管均可关闭,避免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安装节水型冲水装置,建设太阳能制热供水系统,更换和改造消防管道……为建设节水型校园,学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年,全院用水量比2014年减少15.93万吨,下降32.71%,节约经费43.80万元;2016年在用能人数增加近900人的情况下,用水量反而比2013年减少9.33万吨,下降了30.79%,节约经费25.65万元;2014年至2016年,累计节约用水11.8万吨,节约水费32.45万元,2017年至2018年,累计节约用水6.2万吨,节约水费20.4万元。
管道漏了可以修,阀门旧了可以换,但缺乏节水管理目标和节水手段,就需要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了。为此,学院以构建“两型”校园为目标,明确节水领导机构,制定节水目标、节水制度、考核指标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形成校园人人管水、师生人人节水的新局面。
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人邵立烽介绍,早在2013年,学院就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能源管理的机构和基本职责。2017年,学院进一步完善了三级管理网络组织体系,增设节能日常管理和单位节能联系人制度,定期自查、督促、落实节能减排日常工作。
学院还出台了《水电目标管理实施方案》《水电配额管理实施方案》《水电配额目标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根据节水目标,制定学院各部门节水考核指标和奖惩办法,做到“目标、任务、标准、时限、奖惩”5个明确,每月公布能耗情况,使各项节水措施落到实处。
自2005年起,学院通过自查、引进专业查漏公司等形式定期对学院地下管网用水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和跟踪,共查出大小漏点24处,及时进行了抢修,节水效果明显。
“今天,你节水了没”“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珍惜用水,时刻牢记”……走进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和电子广告牌随处可见,每一句叮咛、每一句提醒都是岳阳职院人节水节能的真实记录。学院将节水意识具化到师生的日常行为中,亲水、惜水、节水观念蔚然成风。
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开展和参加城市节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节水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自发制作节能降耗倡议书、节水宣传视频等,在校园普及节能节水知识。学院还在宿舍公示水耗电耗数据,通过开展节水节电竞赛等方式,加强学生节约水电意识,量化节约成果。
谈起学院如何在未来更好肩负起节水重任,院长黄岳山表示,“节水护水,高校有责。学院将进一步加强节水管理,养成节水习惯,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营造绿色低碳的节水型校园,坚持不懈地为节水行动贡献岳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