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江挽海,大美接待看丹东
文 / 申启龙
素有“最美边境城市”“江海之城”美誉的辽宁省丹东市,位于中国万里海岸线的最北端、万里长城的东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基础上,依托丹东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把浓郁的地方特色融入公务接待,让宾客在美好体验中增进对丹东的了解。
有业内人士曾说,了解一座城市的接待文化,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便是到它的接待场所走一走。自1964年起,丹东宾馆因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以及各国来访使团而被冠以“丹东国宾馆”的美称。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园林、别墅式宾馆,历经近百年沧桑的丹东宾馆是丹东市重要的接待基地,见证了丹东公务接待工作的发展历程。宾馆在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指导下,坚持以“接待为重点,经营为基础”的方针,深化内部改革,加强经营管理,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曾连续16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并获得“中国质量万里行信誉承诺单位”“中国社会信赖知名宾馆”“辽宁餐饮名店”等荣誉。宾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地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打造国宴、风味宴、三味宴的餐饮品牌,国宾礼遇、家的感觉的服务品牌,别墅风格、“园林园”的环境品牌。
一段时间以来,丹东市针对重要会议多、重大活动多、学习考察多的接待工作新形势,在丹东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及餐饮菜品上找亮点,努力打造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接待服务品牌,使接待工作成为丹东市加强对外联系、促进合作的桥梁和展示形象宣传推介的重要平台。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接待工作中深挖历史,收集资料、整理素材,把丹东璀璨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公务接待之中,给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久前,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参与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的服务工作中,完美诠释了“秩序、效益、质量”的统一,展现了丹东公务接待的形象之美。
为完成好这次服务保障任务,中心主任王瑞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确定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流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工作方案,选派丹东宾馆客房部经理胡炜等3名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执行任务。3名工作人员提前抵达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对使馆客房、会议室、餐厅等进行全面排查和打扫,历经10天的努力,使馆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接到使馆的重要服务任务后,胡炜反复练习礼仪礼貌、语言表情、迎宾手势等,确保大方得体。3人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做好传菜、服务工作,宴请结束后收拾餐桌、清洗餐具,并将物品有序摆放。整个服务期间,她们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认真尽责、细致周到、真诚热情的服务,得到了领导和参加人员的高度认可。
在新形势下,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认真研究新时期公务接待餐饮工作,倡导节约、文明,收集传统菜肴和典故传说,突出公务接待的地方特色、历史特色、文化特色。2019年,中心接待部集中走访本地餐饮企业,找出具有特色的创新食材,经改良后形成自己独有的菜品,录入菜品库。通过努力,初步形成3套具有满族、朝鲜族、东北山林和海鲜特色的菜品库。同时,集中精力设计并更换桌景摆台和席位卡,主题包罗丹东历史、地理、民俗、书法、绘画、语言、音乐等各种文化符号,立体展现当地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