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历史智识——读《为什么是中国》
文/唐棣
《为什么是中国》是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向世界发出的一个振聋发聩之问。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自近代以来苦难辉煌的畅谈和对中外局势切近的时论,是在叩问中国崛起背后的历史动因。
金教授对这个问题早就成竹在胸,答案就藏在那些故纸堆里,只不过未必为人所真知罢了。他曾在《苦难辉煌》序言中指出,“不知不觉中,自己那部热血奔腾、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弃了、抽干了,弄成一部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无人问津”。这是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立场,赋予那些无人问津的“标本”以生气,捧出他找到的宝藏,沸腾国人的血,震撼民族的心。
熟知并非真知,是黑格尔一个有趣的论断。抛去黑格尔辩证法的虚玄,这里确有一个开示蕴奥的机锋,人的思维容易陷入“习焉不察”的浅陋之中而不能自拔。人尽皆知的中国近现代史是否也走入这个困境?
一般学者治史,大多都停留在整理材料的层面,所需要的只是“史才”,他们只能生产一些历史知识。学习这种知识,恰如在“标本”室里走马观花,即便是这房间的清洁工,与这标本之间也存在难以破除的隔膜,毕竟我们与学习的对象之间从未建立起血肉的勾连。精神财富,这是一个我们熟络的词汇,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精神的财富感,对历史材料的熟知,绝不意味着对历史的真知,二者之间的转化需要一个更高层面的能力——史识,见人所未见,见历史之深远大全,将外在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精神智慧。
考察中国崛起背后的历史动因,一心一意地在内心中寻找历史的宝藏,展现为对国家民族历史最真切的思索。把自己的生命深深地融入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以国家民族的历史生命为自己的生命,延展自己生命的长度与厚度,才能对中国之为中国作真切的体悟,让万千英雄走进自己的心里。
“解密”或“揭秘”,向人心深处走,毫不留情地撕开种种廉价的精神懦弱的遮羞布,如一剂猛药,把生与死、真与假、信仰与背叛、刚强与软弱等一一对立起来,在水火不容的斗争中看清楚自己的内心。“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谁能担当民族救亡之责”“挫折与转折:红军在斗争中涅槃重生”……对于这个历史大问题,只有将历史融贯进生命体验之中,才能具备回答此问题所需的深沉的历史智慧。
从书中获取知识的饱腹感,只是对“标本”的说明,即便记住再多革命者的名字和生平,复述出再多历史事件,却未必真正有益于人生,藏在历史深处的精神宝藏仍然蒙尘。
“离开国家的命运,还谈什么个人的命运?”金教授在序言中如是问道。1972年,基辛格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时,金教授是一位坐在公交车上目睹总统车队穿行长安街的工厂学徒工;2015年,基辛格来华,金教授与他坐在一起阔论世界未来。我在他的演讲中多次听到这个故事,他主要是在强调个人的人生际遇与国家息息相关,他和基辛格坐在一起的基础是一个崛起的强大中国。这个故事也同时从另一个层面告诉我们,个人的奋斗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真人前仆后继、追寻真理、救国救民,很可能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正是他们点燃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之火,才使我们至今未曾堕落,未曾被黑暗吞没。”何谓真人,金教授说,“讲真话、办真事、信真理”。金教授把这句话放在扉页,除了慨叹真人的功绩与伟大,也是在提醒所有读者,切莫把自己看小了,你以为自己平凡、不重要、没有才华,但这并不是你不奋斗、不向前的借口。自己的堕落与沉沦,在国家民族面前显得并不重要,但如果没有真人呢?金教授此问惊人一身冷汗,我们个人的命运又将会怎样?国家的前途又将如何?那金教授还能有机会和基辛格坐在一起?前辈真人自然应该没齿不忘,唯一感念他们的方式,就是接续他们的理想和道路继续奋斗,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真人”,把生命融入到国家民族浩荡前行的历史进程中。
老舍《四世同堂》的第一部“惶惑”,写尽了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部分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懦弱无助和不善抵抗,推扩言之,大半部中国近代史是一个令人苦闷的历史,金教授概括为“无尽探索,不断以失败告终”。他在书中引用了著名的“蒋廷黻之问”: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这一段历史对人的考验是残酷的,尤其是个人的意志和信仰。
苟且求安者有之,变节者有之,助纣为虐者有之,只有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考验,“越曲折,越奔流;越苦难,越辉煌”,历经近百年奋斗,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把惶惑苦闷倒进了历史的垃圾箱,但是我们不会因此就会获得自信,相反,稍不留神就有沉沦和堕落的风险。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在阅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金教授自觉担负的时代责任,全书始终保持着豪迈自信的基调。
“从可知到未知的距离,没有红地毯,没有人剪彩喝彩,有的是不尽的流血牺牲和叛卖,有的是万水千山的阻隔和枪林弹雨的屏障。”
未曾正面回答中国崛起背后的历史动因,只有随处散现的颇具启示性的哲思,然而,我十分钟情于书中的这个“答案”。
自信源于自己的内心,再雄壮宏阔的历史也不会天然地给予今人“自信”。自信是自己奋斗拼搏出来的,前辈真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我们要勇敢自信地走下去,但我们始终面临一个未知的世界,成功的秘密就是这句简单而残酷的结语:流血牺牲而已,千山万水而已,枪林弹雨而已。
(作者为中国机关后勤杂志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