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岗位”上的“大奉献”——记“厦门市劳动模范”苏宁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9-07-29 11:52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他平日里话语不多,说得最多的是“好”和“行”;他是机关大院里极少数不使用微信的人;他不穿皮鞋,对黑色跑鞋特别是黑邦跑鞋情有独钟。他是谁?有这么多的“怪癖”?陌生人说他怪诞不经,同事们认为见怪不怪,领导称赞他独树一帜。他叫苏宁,一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

  苏宁于1990年初参军入伍,是原南京军区装备系统闻名的技术标兵。曾多次参加全军技术比武并取得突出成绩,荣立过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先后被原南京军区评为“学习成才标兵”“优秀共产党员”,被福建省军区授予“一级侦察能手”称号,被厦门警备区树为“技术训练尖子”,还被厦门市授予“五四青年奖章”“特区突击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6年转业至厦门市湖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后,担任局党支部宣传委员、动力设备保障中心主管,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仪表、扳手默默守护着区机关办公楼的“大动脉”,用水、电、气演奏着一首首交响乐。他先后被厦门市评为“二次供水合格单位先进个人”“节能工作先进个人”,被湖里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4次被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先进个人。2010年还被授予“厦门市劳动模范”称号。苏宁对记者说鲜花和掌声只代表过去,作为机关事务保障人员,只有做好服务保障,才是第一要务。

  精细保障

  做好守护设备“护航员”

  机关工作能否正常有效运行,关键在于管理、保障和服务是否到位。湖里区行政机关大楼42879平方米,地下车库15128平方米,广场48927平方米,任何一个地方的水、电、气、油出现问题,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苏宁深感责任重大,从不懈怠,就像对待手中曾经握过的钢枪那样对待每一件物业设备,用心呵护着。苏宁每天七点不到就开始忙碌起来,先带着保障组一班人马调试好设备,再看看这边的空调、查查那边的电路,保障着行政中心一天的正常运转。无论春夏秋冬,一圈走下来就满身是汗,抽个空到办公室换一下挂在办公椅上的衣服,就又得开始梳理全天的工作。每天下午他都推迟下班,利用这个时间来对行政中心的电梯、空调等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始终如一地工作了12个春秋,有效检查阻断了多起事故的发生。2008年,他担任物业设备保障中心主管,行政中心刚刚建成不久,很多设备和线路还没有经过考验,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大量的前期检测工作需要做,大大小小的设备和电路需要去调试。而他主抓的设备规模非常大,需要调试的环节很多,而且非常复杂,容易出现保障问题。为此,他几天几夜没合眼,对所有的设备、连线都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调试,才终于把所有问题都系统地摸排清楚,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运行和维修计划。在之后十几年的运行中,行政中心没有发生过一起因为设备上的故障而引发的停电、停水和通信中断等事故。

  情系机关

  甘做温暖贴心“服务员”

  2016年以前,苏宁使用的手机都是“老人机”,只能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同事都说他老土,他却不以为然,他说“老人机”铃声响、震动大,能够及时接听来电。在使用智能机后,他就是不装微信。他说:“微信固然方便,但很多维修项目比较急,如果是通过电话沟通,我就基本能够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要是发微信,没有及时看,会耽误事的。”2016年中秋节,“莫兰蒂”超强台风正面袭击厦门,苏宁整夜坐镇高低压机房,密切关注着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好了停电应急准备。雷暴雨造成湖里区行政大楼大面积进水、墙面受损,他立即组织清理围挡。机要机房一旦进水,造成机要设备受损,区领导掌握台风动向和全区受灾情况的时机将受到严重影响。他调用来大量毛巾封堵窗户,并在第一时间清理积水,确保了机房的万无一失。机要局的同志事后感叹:“有苏宁同志在,保障工作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苏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求所属团队必须树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机关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工作理念,要求全体人员务必做到“份内事精心办、份外事设法办、大小事认真办、一切事依法办”,将服务承诺落实到实处。在日常维修方面,他率先提出“三有、三不过”,即工作“有计划、有指标、有台账”,“小修不过日、中修不过周、大修不过月”,及时有效为机关各部门解决问题。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他参照ISO90001国际质量体系要求,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工种的服务标准和操作行为,实行了首问负责制,要求谁接的任务,谁负责落实,所有的报修和服务求助内容和情况全记录在案,做到事事有登记、件件有反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践行低碳

  当好节能减排“宣传员”

  2014年3月,湖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被国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表彰为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苏宁和他团队的共同努力。在湖里区行政中心建设初期,他就建议建立中水回收系统,但由于投入比较大,能否达到预期效益,大家都持否定态度。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他邀请专家对中水回收系统性能和运行情况进行反复论证,并邀请第三方进行能源检测审计,中水回收系统投入使用后,行政中心排污实现零排放,生活用水量逐年下降。行政中心所处地域空旷,冬冷夏热,空调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能耗居高不下,他主张把所有窗户玻璃贴上隔热膜,有效缩小办公室内外温度差异,实现了夏季用电量环比下降15-20%的目标。由于苏宁的节能想法和建议都比较超前,湖里区行政中心节能每年都有新举措,每年都有新成效。几年来,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利用合同能源开展综合节能改造、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进机关、节能监测系统等项目的建成,使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节能工作走在了厦门市的前列。2018年5月,湖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再次被国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表彰为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刻苦钻研

  勤做业务创新“教练员”

  苏宁平时话不多,但对新设备和机械维修有着极大的兴趣,每当单位新购置设备,他总是利用晚上或休息日在第一时间把新设备的说明书和电路图钻研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是带在身上的U盘,储存着设备图纸和维护信息;二是随身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巡查情况和意见建议。他总是这样勉励自己:“工作离不开学习,人要不断的充电才能进步。”苏宁在部队是高级技师,转业到地方后被认定为初级工,但他没有抱怨,而是不断地学习,重新参加技师等级考试,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每次的考试都是一次性通过。苏宁在抓紧个人学习的同时,更致力于整个团队能力的提升。动力设备班组共有13人,每个人都负责一摊工作,他积极倡导在“不增加人员编制、不改变保障体制”前提下,强化保障力量的做法。探索出“集中训练、分层培训、交叉换岗、专业竞赛”相结合的训练模式,结合日常工作和节假日,小范围、小规模地组织实施。为确保效果,他按照从单个操作岗位互换到建制内专业保障全能、再到跨建制专业保障多能,训练逐步推进;每个人都实现了“懂原理、会操作、会保障、会防护”的目标。

  淡泊名利

  甘当大公无私“司号员”

  苏宁这样一名知识面广、技术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的优秀技师,机关事业单位的普通收入与他的专业付出不成正比。特别是在2006年刚转业到地方的时候,他被区领导委以重任,全程参与了湖里区行政中心办公楼的建设,整天泡在工地,根本无法照顾刚满4岁的孩子,他劝收入比他高的爱人辞掉工作,全身心照顾家庭,每月的工资除了维持生计外,还得寄钱给农村老家年迈的父母。所剩无几的工资,常常捉襟见肘,而他住的老旧房子,只能利用休息时间自己敲敲打打、涂涂贴贴地慢慢装修,只有自己真干不了才请师傅。昔日的同学、战友大多都事业有成,深知他的好人品和出色的技术技能,想聘他做技术监理,甚至有企业开出了丰厚的年薪,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以他的专业技术,完全可以像“脑筋灵活的人”一样开辟一个第二职业,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赚点外快,但他就是一门心思在工作岗位上。对于他的这些行为,亲戚、朋友甚至他的家人,都说他傻,他也不反驳,他说首先他是共产党员,宗旨是服务好、保障好机关;而钱够用就行,知足常乐,有失必有得。确实,苏宁虽然失去高薪的机会,但得到的是领导的信任、同行的尊重。在他的心里,这些信任和尊重远比金钱重要的多。

  忠于职守

  履行职业操守“检察员”

  物业设备后勤工作经常要跟钱财物打交道,特别是主管的经办权、建议权,免不了与不同层次的人之间有利益关联。在诱惑面前,苏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公平、公正地办实事,他在日常工作中重点把好“三关”:物品采购关,在物品的采购上,坚持政府采购制度;财务审核关,在经费支出、报销的审核中,不徇私情,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从不超标准、超范围报销;人情考验关,杜绝一切人情世故。地方上的朋友找到他家,希望他能在其公司采购,并表示给以一定的回扣,被苏宁一口回绝。他说:“任何时候我都不能对不起我珍藏的8枚军功章,要在没有销烟的战场上保持不败,我一定会不徇私、不畏强,坚持原则、态度明朗,不忘初心,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军人的本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