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如何服务机关后勤管理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9-07-29 11:52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服务平台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为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依托无线网络技术,借助智能移动终端,移动服务平台以其便携性、移动性、智能性等特征,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服务感受,这种服务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其优势是传统服务模式无法比拟的。在这种快捷化、智能化的服务模式影响下,党政机关的公务员群体,对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实行门禁预约、便捷充值、车辆服务、共建园区的呼声日益增高。建设党政机关的后勤移动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机关后勤移动服务平台的定义与发展

  机关后勤移动服务平台是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互联网、APP软件、智能终端为依托,综合展示党政机关后勤服务内容,进行服务受理,并引申统计服务数量和服务评价,开展服务管理和监督的综合体系。建设该体系的目的,是依托科技力量创新发展党政机关的服务保障工作,为政务工作提供更为及时、方便、有效和全面的服务保障通道。其中,如何搭建APP服务软件,是移动服务平台有效发挥功能的关键。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缩写,移动端的APP软件,是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最初,APP软件只是以第三方应用的合作形式参与到互联网商业活动中,触屏智能手机的诞生,为APP软件的推广和普及产生了关键的作用。APP软件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截止2017年底,APPStore上的APP数量已突破210万个。时至今日,APP作为一种虚拟产品,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各类商业移动服务平台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关注,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移动服务平台无疑可以给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2016年前后,杭州、无锡等城市建设起了自己的移动服务平台,其中,有的以微信公众号为支撑,有的则为独立运行的APP软件。2018年6月15日,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智慧后勤”建设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新时代、新后勤、新成果”交流研讨会上进行成果分享,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广泛关注移动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移动服务平台的功能和发展方向,为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走向科技化、人性化、智能化营造出了积极有益的氛围。

  二、机关后勤移动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

  党政机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多样性和服务的高要求,决定了开展机关事务工作的复杂性。基于这样的原因,后勤移动服务平台的设计,应该体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设计理念,力求借助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将各个行业的服务内容与互为平行的服务人员、被服务人员结成一体,并将整合后的人、财、物、商品服务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展现给被服务群体,从而让被服务群体可以轻松获取一站式服务。其平台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性原则

  机关事务工作内容繁杂、各自独立,各自为政的规划建设,必然导致多个窗口共同运行的无序局面,因此,必须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安全管理的“五统一”原则,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真正能够使机关的后勤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为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实用性原则

  后勤服务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决定了服务的最终结果,因此,平台设计应该从业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将系统建设、网络建设与应用开发紧密结合,无论是总体设计还是每个子系统的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机关服务保障的实际需求,把实用性作为规划的重要依据。

  (三)经济性原则

  作为后勤服务部门,勤俭节约是日常工作遵循的普遍原则。在平台规划设计中,一样不能盲目追求最新、最好、最贵的计算机型号与硬件设备,应该充分考虑计算机及信息处理设备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选用现有或性能价格比最佳的技术方案。

  (四)安全性原则

  机关服务有很多不宜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因此,安全是信息系统能够高效运行的首要条件,是信息系统取得成功的前提。要通过严格的法规、有效的管理、严密的组织和先进的技术,确保移动服务平台安全可靠。

  三、机关后勤移动服务平台的功能开发

  移动服务平台的功能开发,基于管理者的功能诉求。因为全国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职能并未统一,而被服务保障群体的级别和规模也有很大区别,所以,其功能诉求可能有较大的出入,但依据机关后勤服务的内容,大致可以将移动服务平台划分为三大部分,并依此搭建服务模块。第一部分为对外平台,即基于微信的门禁预约公众号。第二部分为对内平台,即机关工作人员内部服务平台。第三部分为一卡通平台,即银联支付平台。

  (一)对外平台

  对外设立访客预约服务公众号,服务号可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展现。依托微信建立公众号的好处,是广大社会人员不需要再下载独立的APP软件,社会认知度高、查询操作方便。来访人员通过关注该公众号,就可以提前与受访单位进行预约。接待人员收到来访预约后,如同意预约,发出受访单位的位置、楼号、房间号,并生成访问二维码。按预约时间,来访人员通过在受访单位门口专用门禁扫码机扫描二维码和身份证就可进入,不再需要出示介绍信等进行登记。为确保安全性,门禁预约采用实名认证,门禁扫码处可设置人脸识别,与公安系统对接,对危险人员进行识别,提醒保安人员注意。

  (二)对内平台

  对内平台也应采取实名认证的方式。具体可以设置如下服务窗口。

  1、物业服务。可以发布停水、停电、停气通知,展示环境卫生整治效果,可以设立“物业报修”服务窗口,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报修,并可在报修时直接提供损坏设施的图片,以帮助物业人员更高效地开展物业维护。

  2、会务服务。可以公示党政机关公用会议室的位置、座椅数、基础设备、预订、空闲等信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填写表单,快速对会议室进行预订。

  3、餐饮服务。可以发布党政机关内各就餐点每日菜谱、特色美食,可以设置一卡通或手机扫码支付就餐。还可推广提供外卖食品的预订、配送,并可实现对用餐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建议,后期可发展成个性化就餐预约服务。

  4、用车服务。可设计为公务用车申请和个人用车受理两部分。公务用车申请实现一般性公务用车的手机平台申请。个人用车可以纳入短时租车服务项目,合并入租车服务企业,方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日常用车。

  5、生活管家。可作为党政机关内部各类商业服务单位的综合展示窗口,通过该窗口可为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提供通信、家政、洗衣、出行、保健等多方面的一站式服务。

  (三)一卡通平台

  一卡通的建立,在实现工作证件、身份识别、来访登记、考勤管理、会议签到等功能的同时,为快捷服务和扩展服务带来空间。一卡通平台最有效、最安全的实现方式,是与银行系统联合建立联名卡,通过联名卡,既实现身份唯一认证,更实现银联支付。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其体系,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对接,全面实现网银支付。在此功能支持下,认证人员可以在预览服务项目后,实时定购相关服务内容,以最简捷的方式,完成生活服务从预览到订购的实施过程,从而实现一站式服务体系构建,而这种实现方式,也为移动服务平台后期的扩展提供支撑。

  四、机关后勤移动服务平台的运行模式

  机关后勤移动服务平台的运行,既包含了最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更包含了信息发布、网页编辑等专业技术应用,小到图片拍摄、界面设计,大到服务机构的引入、网站后台运维,无一不与科技和信息处理关联,而这些领域,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很少接触,人才匮乏。做好机关后勤移动服务平台的运行工作,将成为平台建设完成后的新课题。实行自主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确保资金和数据安全的同时,全面解决技术和服务问题,将成为移动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首选。

  自主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指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移动服务平台的软件安装、人员认证、一卡通运行和平台内服务企业的引入、产品审核,由第三方技术公司负责服务平台的技术维护、网页编辑和信息上传,由社会服务企业开展专业服务并提供产品的联合运营模式。参与其中的可界定为三类,第一类为管理方,即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第二类为平台的技术运维方,即平台技术运维公司;第三类为服务企业。

  (一)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主导建设和管理平台运行

  在平台建设完成后,作为管理方,一是对服务平台进行推广,推动服务平台的运行;二是对实名认证的基础数据进行管理,确保认证人员姓名、单位、电话等数据安全;三是对使用人进行监管,对发表言论激进或违规,恶意多次无效订购服务等行为进行监督,必要时进行清退;四是对纳入平台的服务企业及其提供的服务内容和产品进行评审,定期对评分低的服务企业或产品进行清退,并不断引入适合的服务。

  (二)由建设方负责信息发布和技术运维

  技术运维公司是机关后勤移动服务平台的技术保障单位,可以在招标建设移动服务平台时就签订后期技术维护保障协议。作为第三方的技术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责一是负责平台后期的技术运维;二是负责对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审核通过的服务企业和产品信息进行采集和编辑,并发布到平台供查阅。

  (三)由服务企业提供各类服务

  机关后勤移动服务平台在起用初期,可只开通门禁预约、物业服务、会务服务、餐饮服务等窗口,待运行顺畅后,可逐步引入社会上有知名度的专业服务企业。这些企业的类型,可以包括家政、医疗、文印、副食等,所有的服务企业经管理方审核引后入,在平台内各自独立,由平台有机的联为一体,共同为为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全面、更优惠、更快速的服务保障。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赵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