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机关事务” 打造高效节约型机关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汤万金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化对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6年7月,首次发布的《机关事务工作“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机关事务中保障和服务的制度及标准建设。2015年由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则对标准化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机关事务工作是党政机关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关顺畅运行的“底层”保障,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部基础。因此,标准化与机关事务工作的紧密结合对于推动和保障机关事务工作改革,建设运行高效且成本节约的机关,实现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标准化为规范科学的机关事务管理奠定技术基础
建国以来,我国机关事务工作经历了政务事务分开,管理和服务分开,管办分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而深化。随着新时期建设节约型、效能型政府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机关事务科学管理对党政机关高效运行、节约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对机关事务工作自身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运行提出了严格要求,而标准和标准化工作无疑是机关事务科学、规范的重要技术支撑。
(一)标准化提高管理水平
我国自古就有朴素的标准化思想,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秦始皇更是通过书同文、车同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体现了行政管理通过标准化发挥出巨大效能。现代意义的标准和标准化在市场经济中真正发挥巨大作用是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系列管理标准,将科学管理思想贯彻到生产生活实践中而为社会广泛接受。标准化与机关事务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必将极大提升机关事务科学管理水平。
(二)标准化增强保障能力
保障能力一词源于军事后勤管理,在现代机关事务管理中更多体现为支持机关日常工作的物资、设备和装备条件。标准化工作对机关事务保障能力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根据实践制定的标准可以为保障能力设定最低阈值,确保保障能力可满足机关运行的最低需求;其次,合理的标准设置,可以在保障物资和维持成本间找到经济合理的平衡点,提高保障的效率和效益;最后,标准可以提高物资和装备间的互换性及通用性,实现替代作用,增强保障能力。
(三)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
标准化促进机关事务服务质量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首先,分析机关工作对服务特性的需求及事务管理部门服务提供能力,确定服务规范,以便更有效满足机关工作对服务的需求;其次,通过标准确定的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提供过程,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服务质量差异,不仅降低了服务成本,还能提高机关部门的满意度;最后,通过制定服务标准,可以为稳定和提高服务质量保驾护航。
标准化对机关事务涉及的管理、保障和服务三大职能都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在“十三五”时期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就需要将标准化当作重要的抓手和倍增器来推进,利用“标准化+”的思维将标准化要素植入机关事务工作。
二、“标准化+机关事务”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做好“十三五”时期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要重点解决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创新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机关事务工作伴随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改革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创新,其理论研究工作日益得到重视、蓬勃开展,在国家层面快速推动。然而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却是一个新生事物,除了在“十二五”时期开展过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节约标准化探索和试点外,没有专门针对机关事务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相关理论基础也亟待充实。要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为构建基本现代化的机关事务工作体系提供坚实的标准化支撑,就需要结合机关事务工作做好相关标准化理论研究创新开拓工作,为标准的制修订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
标准化在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将相关工作进行系统化和体系化的整合,形成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机关事务标准化需要迈出的重要一步就是要尽快形成与规划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在规划推进实施伊始就做好相关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对应的标准体系建设要做到各层级清晰、子体系全面涵盖规划重点、各级各类标准要统一协调;也要考虑中央和地方在机关事务管理中的不同职责权限及地域特色,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统筹考虑;还要合理界定机关内使用的标准和对社会购买服务发生联系所需要的标准之间的界限和联系。
(三)突出重点满足急用先行
机关事务涉及的对象广泛、流程复杂、层级盘错,决定了相关标准化工作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不断采用计划-实施-检查-行动(PDCA)方法来推动体系建设和完善。但要受制于时间和人财物力,满足规划对标准化的急迫需求就不能全面撒网、平均用力,要结合规划要求对实践条件认真分析,重点开展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十三五”期间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应聚焦于基础性标准制定,如重要编码、术语和符号等标准的完善统一;还要与规划重点任务配合,完成资产配置、办公用房和公务接待等方面标准的研制;也要支撑重点改革,管理流程、公务用车、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加快研究。
三、多措并举推动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机关事务是改革过程中的新事物、新举措,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走,要在机关事务管理的实践中摸索前行,现阶段,我们应该开展如下工作。
(一)搭建专业技术平台
标准化工作需要有技术载体来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可以吸收和采纳部分其他领域标准化工作成果,但是大多数具有事务管理特色的标准还需要机关事务工作部门来参与研究制定。为保证专业性和实用性,应该成立专门的机关事务标准化技术机构来推动该项工作开展。可以先行依托新成立的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下设标准化研究分会或工作组,吸纳管理部门、实践单位、研究机构和院校,形成相对固定研究团体,推动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与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合作,通过全国标准化主管机构,成立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该项工作的专业化和专门化。
(二)做好人财物力保障
机关事务工作是为机关运行提供必要人、财、物保障的,但是作为机关内部运行的一部分,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自身也需要相应的人财物力保障。为高效完成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需要倾注力量集中资源来快速推动研究和制定标准。为此,需要配合规划科学设置合理的研究项目和标准制修订项目,并由专业技术机构为主体承担工作,确保稳定的经费来源,同时调动地方、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共同完成项目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
(三)推动实施试点示范
机关事务工作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实施,必须要在具体工作中发挥作用,要注重标准制定发布后的实施应用。采取宣贯培训等常规方式推动标准在机关事务系统中的实施,对相关机构和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提升标准化意识,规范标准化行为;对于重要标准和重点事项,应积极开展试点,用综合标准化思想将机关事务的重点工作支撑好、服务好,树立标准应用实施的标杆和典型,提高地方、部门对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实践的积极性;对试点成熟单位可以树立为机关事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将科学合理的高效节约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复制。
“标准化+机关事务”是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十三五”时期,在规划引领下,各方做好衔接配合,推动标准化工作落实开展,必定能有力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也能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