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改革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6-12-13 14:1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汪玉凯

    规范政府自身行为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尤其是在当前财政形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规范和控制政府自身支出,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促进发展、保障民生,是政府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推进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改革,是解决政府在管理运行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八大以来,政府推进自身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公务接待管理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清理整顿办公用房,都取得了明显效果。推进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改革,将机关运行中普遍存在、具有管理共性的会议、差旅、接待、后勤服务、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以及其他办公资产等政府自身消费,纳入一个统一的管理框架,集中予以规范,让政府自身消费行为得到有力约束,有利于巩固当前各项改革的成果,健全管理体系机制、填补管理漏洞,建立促进政府自身节约的长效治理机制。
    推动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改革必须坚持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原则。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结构不合理、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仍或多或少的存在。管理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厘清各个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的权责,将执行中的决策权与制度设计、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预算和开支标准等管理权责分开,建立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制衡的管理体制。
    推动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改革必须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不仅政府面向社会的行政活动要有法律依据,政府自身治理也要做到依法行政。尤其是机关运行经费与单位利益、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天然具有扩大支出的冲动,比如公车改革前,个别地方部门科级干部也都配备专车,造成很大浪费。这就需要将政府内部制度规范做细做实,提前规定好哪些钱能花、哪些不能花、按照什么标准花,为具体执行设立明确、细化、务实可行的依据。
    推动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改革必须坚持节约高效的原则。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要求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改革必须树立既保障机关高效运转、又节省财政资金的双重目标。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只重支出、不重绩效的管理模式,建立追踪问效机制,推进运行经费管理由支出控制型向结果导向型转化。
    推动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改革必须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政府信息公开是一种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在政府自身治理体系设计中,如果缺乏公开机制,其他管理机制的约束力就会大打折扣。加强公开透明也是密切官民关系的必然要求,加大惩治腐败宣传的同时,也要让社会看到反对奢侈浪费的具体举措和制度标准,赢得老百姓的长期信任。
    政府自身治理的改革,是割自己手上的肉,必然面临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等重重阻力。越在困难面前,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选择关键领域进行出击。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推动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改革正当其时,可以作为破题之策,对于未来行政改革、提高政府效能必将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