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9-11-04 15:23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 陈文平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美育儿童音乐舞蹈国际机构”(以下简称“美育”)的教育总监曾琤老师相识。第一眼,就被她富有美感的举手投足吸引了。曾老师伴着不同风格的乐曲,利用各种乐器及生活中随处可取的物品,和来学习的老师们一起“玩”音乐,她随手一挥,随音乐飘落下来的叶片,让我们听见音乐,也看到了画面;高低起伏的手势随着抑扬顿挫的旋律,引领我们弹奏天地的琴弦。奇妙的感染力神奇地带动所有学习者,一起沉醉在丰富的乐念当中。我眼前一亮!我知道,我找到了!从此,启程音乐教育改革的路……
    ·变化——由遇见“美育”开始
    工作了30余年,也面对孩子30余年,我最大的经验是,要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说他们能理解的话,教可以让他们快乐学习的课……
    我知道,培养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很难,在送我的老师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时,有关幼儿音乐方面的学习总是收获不大,音乐的专业性较强,没有完整系统的训练,老师们很难迅速掌握并自如运用到课堂上。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多年。直到,遇见了曾琤老师。
    结识曾老师后,我和我的老师们有幸看到了在当时来说,完全是前无先例的“美育”教学活动;他们的课程体系、教材、CD及各种教学辅助用具,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兴奋不已。在这之后,为了使“美育”的课程更符合内地幼儿园的孩子,曾琤老师带领她的研发团队,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标准,在保留“美育”最精髓课程内容的同时,又结合幼儿语文、音乐、图画、律动、戏剧等多元艺术,为内地幼儿园特别编制了一套《欢乐音乐艺术学园》(幼儿园专用),这套教材分为秋冬(上学期)和春夏(下学期)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大、中、小班三个年龄段,还为老师们配备了非常详尽的教师手册及师资训练。
    2004年7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幼儿园成为这套教材的首用者。
    现在,经由“美育”的课程,老师们和孩子们润物无声般的变化,时不时让我感到惊讶,我发现,他们真的不同了。
    ·老师变了——由困扰变轻松
    老师变“轻松”了。“美育”所有的课程体系都配有一本《教师手册》,这是“美育”区别于其他课程最专业之处。不要小看这本《教师手册》,翻开目录,以故事主题为线索,教学进程、课程内容、重点一目了然。翻开任何一页,以表格形式,将流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道具准备都条理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这还不是“美育”最值得称道的,我们觉得,《教师手册》的编辑、设计者一定是具有多年一线教育经验的优秀老师,她们深谙老师们在准备一堂教育活动时的困扰和需求。于是,在《教师手册》中都能非常“贴心”地看到“注意事项”,它会提醒老师某一个教学内容是下一个教学内容的伏笔或者一些关键提问隐含的教育意义等等。这样一本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教师手册》,怎能不最大化的解放老师们的劳动力?老师只需在《教师手册》的基础上,在师训时进行补充和重点记录,就完成了一个个成功的音乐教育活动的准备过程。任何时候,任意一页,只要打开《教师手册》,一节精彩的音乐课就跃然纸上。
    ·孩子变了——由枯燥变快乐
    孩子变“快乐”了。美育课程的另一大特色是取材广泛的音乐。课程设计者选取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风格曲风、不同类型特点的经典音乐,依照四季变化和时令节庆设计,曾老师还带她的团队自己创作童谣,根据孩子认知发展的特点和生活经验,将这些音乐配合一个个故事主题,带领孩子进入音乐听、说、唱、跳、奏、演的欢乐世界。五年来,美育带给孩子们的变化犹如春雨润物,一篇篇有趣、温馨的故事,催生孩子的语文能力和海阔天空的想象力;一首首歌曲、童谣及音乐欣赏,挥洒孩子自由的创造力和鉴赏力;生动的图画书和动手做的活动又孕育孩子的审美观及美工操作能力……。透过这样的综合音乐艺术教育,“美育”提供给孩子一个可念可唱、可涂可画、可跳可演的园地,我发现我们的孩子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嘴巴会唱、手能演奏、身体能够舞蹈并勇于表现,他们不仅仅耳聪目明、活泼伶俐,更懂得享受音乐和生活带来的快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