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向主管部门建言献策协会应加强调研工作
●王元慎
对机关事务工作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和政策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向有关部门(特别是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既是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章程赋予协会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协会发挥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需要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2006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配合国管局组成四个调研组,先后赴黑龙江、吉林、甘肃、新疆、安徽、浙江、重庆、四川等地开展机关事务立法专题调研,听取上述省区市有关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建设、职能配置、制度保障和工作现状等情况介绍,为起草《机关事务工作条例》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实践证明,这是全协围绕国管局的一项重点业务而进行的富有成效的调研工作。
2007年3月,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编辑出版了《机关事务工作研究与探索》一书。此书共收录了2006年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区市机关事务部门或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的调研报告、经验材料以及局处级领导撰写的论文等37篇。分“和谐机关建设、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等十个章节。出版这本文集,旨在汇集全国机关事务部门工作者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应该说,不少单位和个人就某一个方面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写出了有一定深度和价值的调研报告。全协办公室的同志在筛选、编辑、校对、出版这本文集过程中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这本文集还留下两点遗憾:一是所登文章涉及单位的面还不够宽,有许多省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协会还“榜上无名”;二是一些文章缺乏“论”和“研”的色彩,还停留在工作经验总结阶段。
鉴于全协办公会议已研究决定,今后由全协每年编辑出版一本《机关事务工作研究与探索》,为进一步提高这本文集的质量,力争单位的涵盖面更宽些,所登文章的理论性、实践性更强些,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坚持调查研究,摸清社情民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做好一切工作(包括机关事务工作)的基础和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毛泽东同志曾形象的比喻“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陈云同志也曾提倡领导者要“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全协各会员单位,特别是各省区市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应该而且可以在调研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因协会不同于职能部门,不负责制定政策,位置相对超脱,可以比较客观、准确地向主管部门反映会员单位的诉求,并对机关事务改革与发展及立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我们搞调查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求证现有的某个观点、某项政策如何如何正确,而是为了把客观情况和实际问题搞清楚,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建议。比如改
革开放以来,国管局和各地机关机关事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涉及机关后勤体制、国有资产管理和住房制度改革等业务的政策性文件。总体来说,这些文件都是根据每一个阶段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大的背景和机关后勤工作的实际制定的。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几个月、几年或十几年)的执行与运转,文件执行单位取得了哪些成绩,积累了那些经验,还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需要我们采取正视而不回避的态度加以跟踪了解。在全面客观地调查研究和深入缜密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该坚持的要继续坚持,该补充完善的要补充完善,该调整的要及时调整,该摒弃的要敢于摒弃。
三、调查研究的方式要做到点面结合,多样化。例如全面系统的问卷调查;分门别类的座谈讨论或解剖麻雀似的单独走访均可采用,也可交替进行。
四、开展调查研究,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我认为一个全面、成熟的机关事务工作领导者,不仅应善于组织协调,还应加强对机关事务工作的理论研究,善于谋划,并有前瞻性。应从五方面入手:一是尽可能从文山会海和频繁应酬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亲自参加调查研究,把调研并掌握第一手资料作为开展工作、实施决策的一部分。二是对所属部门的调研工作经常给予指导、帮助和督促检查。三是要组织人力对调研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工作的政策性建议。四是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五是要确保调研人员和经费的落实。
五、调研报告不同于学术论文,它是与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某项工作密切相关的。无论谁写调研报告,总是希望其内容能引起领导重视,其建议能对决策产生影响,最好被全部采纳。但最终能否被采纳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有选题问题,有报告水平问题,也有实施条件和时机问题。但只要是付出了心血,确属真知灼见,今天不用,不等于将来也不用,此单位不用,彼单位也可能用,至少可以起到开阔人们思路的作用。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为国计民生上书谏言,写下若干著名的“疏”、“表”、“策”、“论”,有的在当时就被采纳,也有的当时未引起重视,却对后人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延安时期民主人士
(作者: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