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关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四项措施
●呼世慧
后勤工作是政府机关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政府机关高效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深化后勤改革,提高后勤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机构合理、精干高效、乐于奉献的后勤职工队伍。我们延安市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做法是:
一、转变观念,克服偏见,深化改革,优化后勤职工队伍结构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后勤工作抱有偏见。一是认为后勤工作无关大局,瞧不起后勤工作;二是认为搞后勤工作“低人一等”,是“伺候人”的“苦差事”,是没有出息的工作。这就造成了一些老同志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年轻干部又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被动局面。
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首先,我们积极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政府机关后勤工作,牢固树立“前方”和“后方”、“行政”和“事务”一盘棋的思想,带头破除人们思想中对后勤工作的偏见。其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机关机构改革,大胆引入“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的人事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
2006年,延安市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有关人事政策,结合单位实际,积极稳妥地实施了单位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针对职工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技能相对老化的实际,实行离岗内退制度。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并对每个岗位都提出了明确的聘期目标、工作要求和奖惩办法;三是针对后勤职工子女就业困难这一实际问题,按照“在明确用人岗位、严格用人标准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子女优先考虑安置”的原则,经严格考察、考核,聘用了15名职工子女,并帮助1名职工子女在外单位安排了工作。这一系列举措,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建立起了一支年龄、知识、学历结构均比较合理的管理和服务队伍。
二、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提高后勤职工队伍政治素质
我们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坚持进行马列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坚定性、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第二、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制教育,用法律、党纪、政策和单位的规章制度教育职工、约束职工。第三、加强劳动观念、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教育,提高后勤职工的服务意识,实行服务承诺制度,教育他们在工作中发扬敬业精神、务实精神、创业精神、奉献精神。
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水平,紧密联系干部职工思想和工作实际,延安市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于2006年6月至12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提高工作标准,改进工作作风”教育整顿活动,重点解决职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比四看一完善”的学习和工作要求:即“一比学习,看谁学得多、学得深;二比思想,看谁境界高、认识提高快;三比作风,看谁务实精神强、作风转变快;四比能力,看谁业务技能精、解决问题多;尽快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教育整顿,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平,树立了事务中心的良好形象,营造出了干事业、谋发展、思进取、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后勤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水平
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集体学习,检查学习笔记,交流学习心得。二是多次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高级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业务辅导和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三是大力提倡干部职工通过成人自考、函授学习等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单位在学习时间上给以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四是鼓励职工之间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帮助新同志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地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加强后勤机关领导班子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后勤机关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后勤职工队伍的建设和后勤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班子成员之间必须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互相补台。每一个班子成员都有抓落实的义务和责任,没有站在旁边指手画脚的权利。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带动和影响一般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各司其职,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促使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延安市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