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运行成本管理实例分析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0-12-25 10:4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姚家庆

 

  2019年,平行记账法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落地生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和预算执行信息得到了更全面且准确的反映。本文结合某县级税务单位的机关运行成本情况,探讨机关运行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

 

  机关运行成本相关概念

  政府成本是指政府组织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生产公共产品的活动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总和,可理解为政府在为人民群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

  政府运行成本包含在政府成本之中。在公共预算视角下,政府成本包含核心预算(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部门预算(为维持本部门运转所花费的资金)、项目预算(为完成本部门社会经济职能所使用的资金)、超项目预算(政府在部门预算外掌握的资源和预算资金能够调动的社会资金)。政府运行成本是除超项目预算以外的预算支出,狭义的政府运行成本则仅指核心预算。《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中提出“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机关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机关运行经费”从支出层面反映机关自身运行花费资金情况,此概念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属于预算会计范畴。它能真实反映实际支出过程和结果,但在往来款项、折旧摊销等情况下,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成本费用和比较分析。

  “机关运行成本”是“机关运行经费”的管理进阶与会计升华。它从成本费用层面反映机关自身运行资金使用情况,属于财务会计范畴。它基于权责发生制,将行政支出转化为成本费用,分摊了基本建设、资产购置等一次支出受益多年的资本性支出事项,更为完整且清晰地核算机关运行发生的成本。可据此科学合理、精准有效地编制政府机关综合财务报告,开展成本控制。

 

  实例分析

  以某县级税务机关为例,将行政支出成本费用化,形成商品服务成本;资本性支出进行折旧、摊销进而成本化,形成资本性成本;分析往来款项,将具有支出性质的应收应付等进行成本费用化。该单位2012年至2018年机关运行成本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资本性成本较少,商品服务成本占据主体,机关运行成本总体变动幅度不是特别大。总体来看,7年间机关运行成本基本维持不变。考虑通化膨胀因素,间接说明中央政府要求机关过紧日子、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得以贯彻落实。

  二是“三公”经费成本大幅下降,因公出国(境)费用很少。该单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公务用车改革,公务招待和公务用车费用整体呈逐年递减趋势。会议费20122014年断崖式下降,20152018年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培训费用仅2018年较少,或与机构改革有关。2012年至2017年培训成本整体趋于平稳,与基层税务单位业务培训量密切相关。

  三是7个重点大额成本科目占当年机关运行成本比率均达到75%以上,说明重点大额成本科目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合理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据此研究机关运行成本内在可控因素。

  2012年至2018年,单位A历年电费和邮电费用较为平稳,说明此两项重点大额成本费用可控因素较少。物业管理费用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需要分析增长原因,提出控制措施。办公费仅2015年度有所增长,其他年度均下降。维修(护)费用在2014年、2018年度下降,劳务费用在2015年、2018年下降,其他年度呈现上涨态势,可以分析上涨原因,探究201420152018年度下降的措施。其他商品服务费用主要为机关餐费、党建活动成本,除2016年度上涨之外,其余年度均为下降趋势,且2013年相较2012年骤然下降,可以重点分析其中的原因,挖掘用餐与党建活动事项采取的控制措施,继续落实,确保实现机关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机关运行成本控制措施

  推进机关运行成本数据合理运用,有利于促进成本管理,量化管控支出,降低机关运行成本。结合对单位A机关运行成本分析,提出以下控制措施。

  优化新政府会计制度,准确核算机关运行成本。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财务会计”仅用“业务活动费用”核算机关运行成本,对公共服务成本、机关运行成本核算对象、范围未作区分,不能完整、清晰核算。建议费用类科目中增设“机关运行成本”,归集保障机关运行发生的货物、服务、工程及资本性成本等各项成本费用。“机关运行成本”科目下,再设办公费用、邮电费用、维修(护)费用等科目,核算消费性、保障性成本;根据固定资产类型,设置折旧费用,核算房屋、车辆、设备等折旧成本;设置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核算软件等摊销成本。

  以重点大额成本科目为抓手,分析机关运行成本。在优化核算方法后,深入分析机关运行成本下每项明细科目,结合本单位实际,列举重点大额成本科目。以其为抓手,研究每个大额成本当年数,探究历年趋势,分析上涨与下降原因。针对上涨科目,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对于下降科目,总结出在日常工作中采取的相应措施,在干部职工中宣传,促进该措施的推广。

  加强监督检查,遏制铺张浪费。日常工作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遏制不符合财务规范的成本发生;加强绩效考评,建立约束机制,推行机关运行成本问责制,形成对违规费用的威慑力;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努力形成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工作氛围。做好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培养干部职工勤俭节约意识;将资源节约责任细化分解,通过统计核算进行科学管理,减少甚至杜绝机关工作中铺张浪费行为。

  引进社会服务管理,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建立完善引进社会服务管理机制,用社会服务解决物业管理、维修维护等机关运行服务。在引进过程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招标制度,严把经费审核,严控成本费用;在执行过程中,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强化预算约束;组织内部评审,进行公开招标等形式,评选社会服务机构;对于日常办公用品,利用“网上超市”,通过比质量、比价格,购进质优价廉的物品。做到“不多花、不乱花”一分钱,有效控制机关运行成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勤俭节约风尚,强调政府机关要过紧日子,创建节约型机关。政府机关应该科学核算运行成本,统计分析运行费用,降低机关运行成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惠山区税务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