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浅析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7-08-14 15:05 来源:国管局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董尉勤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意识,而且可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节省财政开支,堵塞损失浪费的漏洞。笔者认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是遵循《会计法》开展的;预算管理工作也是按照《预算法》执行的。但资产管理工作却没有类似的法规,这是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尽快制定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明确规定各级资产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工作权限、工作内容和工作规范,以及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不仅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依法开展打好了基础,而且为以后资产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创造条件。

(二)强化职能,建立健全各级资产管理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像其他工作一样,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来管理。一是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静态管理,切实承担起资产管理主管部门的责任,负责制定有关的政策和制度,履行监管职责并加强执法检查。二是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做好动态管理的“五个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构建,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处置。三是各行政事业单位也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资产的登记、保管、调配、处置和清查。为了使单位的资产做到安全完整、账物相符,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做到“两个把关” 、“二个坚持”。 “二个把关”:一是把好资产的入口关。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渠道进来的,资产管理部门都必须进行详细的登记,并统一管理;二是把好出口关。对资产的出租、出借、报废、处置等,也必须经资产管理部门同意,并办理相关的手续。“二个坚持”:一是坚持每年对所有资产进行一次清理核查,根据损益情况及时调整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实物数量账。二是坚持资产使用年限和寿命,根据国家对产品寿命年限进行报废和更新,不能随意报废,避免有新产品就报废的现象。这些工作做好了,行政事业单位家底清了、账物相符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三)恪尽职守,充分发挥管理部门对资产实行合理配置、统一管理

国家应当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量大、种类多、管理分散的特点,设立专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其必要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统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产进行管理和配置。比如房地产、车辆、微机是单位的主要资产,其价值量比较大,就应该把这类资产纳入主管部门的管理范围,实行统一购建、统一调配、统一维护、统一处置。这样既可以解决各单位间资产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还可以实现资产效益的最大化,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节省财政开支。对于一般性的资产,则可以由单位自行管理。 

(四)物尽其用,改变预算分配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是由财政部门按单位的人员编制和实际占有的资产数量安排的,单位人员越多,得到的人员经费越多;资产存量越大,得到的公用经费也就越多。这种预算分配方式不利于解决单位资产规模不断扩张,而存量资本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的问题。因此,应当改变预算的分配方式,不是以全部资产为依据,而是以单位必须的、合理的、有效的部分并与社会平均水平基本吻合的部分为依据来分配预算。通过预算调控,促使单价控制新增资产的投入和存量资产的规模,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