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 优质服务(工作研究)
强化管理 优质服务
------学习国务院领导讲话精神
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办公室
管理与服务,是机关事务工作的两项基本职能。实现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是机关后勤改革的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后勤事业的发展,对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强化管理,优质服务,已成为新时期机关后勤工作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当前中央关于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也已颁布。要保证中央的政策措施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当务之急是‘严’字当头,强化管理。”“今年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以改革的精神突出抓好管理”。他在接见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机关后勤改革座谈会代表时的重要讲话中也指出:“机关事务工作也要深化改革,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机制。”他希望做机关事务工作的同志“要着眼全局,扎实工作,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在出席全协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机关后勤改革座谈会重要讲话中,也强调加强管理与搞好服务的重要性。他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强化宏观管理和指导;要把政府职能部门管不了,不便管和可以不管的事务工作集中统一管起来;要特别注意加大政府资产的监管力度,加强政府集中采购的工作;要加强服务联合,改变分散管理、“小而全”的后勤服务保障体制;要把机关这个“家”管严管好,千方百计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努力把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两位领导同志的讲话,对加强后勤管理,搞好后勤服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应在机关后勤工作实践中认真研究贯彻。 强化管理,既是深化机关后勤改革的需要,也是管理改革的内容。当前,机关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职能不够清晰,责任不够明确,力度不够,制度不完善,方法老旧,管理比较粗放。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机关后勤改革狠抓管理,在改革中强化管理。第一、要转变管理观念。由经验型、粗放式和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变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和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上来。这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也是强化管理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内在要求。第二、要完善和规范管理职能。职能不完善,难以实施有效管理。职能不清,会造成管理无序。要在改革中进一步理顺关系,该集中统一的要集中统一,该加强的要加强,这是强化管理的前提条件。第三、要明确管理重点。当前重点是加强机关经费管理,充分发挥有限经费的使用效果;加强机关资产监管,充分发挥资产效用,保值增值,防止闲置和流失;加强对后勤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和合同管理,指导和扶持后勤服务产业发展。第四、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重点是财务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和物资保障制度、公务用车管理和使用制度等,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防止管理失控、失当和随意性。第五、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既要强调管理制度、标准的统一性,又要体现分级分层负责,围绕管理目标,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管理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避免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第六、从严管理。要严格执章执纪,对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有纪不遵的现象必须严肃查处,防止管理松驰现象的发生。第七、改进管理方法。要针对不同情况,实现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学会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方法进行管理,改变管理粗放和方法陈旧状况,防止片面性、“一刀切”,强迫命令和瞎指挥。特别是对后勤服务单位,要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减少以至避免直接的行政干预。管理是一门学问,应当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提高,逐步实现后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强化管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最终是为了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实现优质服务。在同等条件下,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服务工作的优劣。因此,在管理改革与实践中,要始终把优质服务放在中心位置。正如王忠禹同志强调的:“机关后勤工作不管怎样改革,为机关服务、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这一根本任务不会变。机关后勤改革是动力,管理是基础,经营是手段,一切都是为搞好服务这一根本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服务的需求和对服务知识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服务已成为产品营销和市场竞争的焦点,机关后勤服务也不例外。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优质服务应当成为机关后勤工作和后勤服务单位始终追求的目标。第一、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优质服务既是机关后勤工作的宗旨,也是后勤工作存在价值的体现。服务是否优质、到位,是衡量机关后勤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应把搞好服务放在首位,绝不能背离这一根本任务。第二、改革供给和服务方式。要通过建立服务费结算制度,通过有偿服务和引进服务,通过市场竞争和选择,促进后勤服务单位内部机制的转换,增强竞争意识和效益观念,在比较中不断提高服务工作水平。第三、扩展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一方面为了满足机关和职工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使消费者感到方便、满意;另一方面拓宽服务市场,也为发展后勤服务产业创造条件。如果固守原有的服务摊子,没有创新和扩张,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更谈不上发展。第四、大力发展后勤服务产业。这是后勤服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最终实现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条件。它既可以为吸纳机关分流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同时也可以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为机关更好地服务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第五、促进服务联合。以资产为纽带,以专业化服务生产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服务联合体,实现资产优化组合,实行集约化、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服务,不仅可以降低服务成本,减少市场风险,而且可以以便捷、高效、优质服务树形象,树品牌,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第六、严格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按照优质服务的标准和规范,严格考核,严明奖惩,使优质服务融于各种服务标准和规范之中,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第七、加强服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这既是发展后勤服务产业的重要保证,也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涵。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争先创优活动、达标评优活动,积极推行“三优一满意”、服务承诺制、服务示范“窗口”、“星级”服务,落实服务责任制,以此促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是机关后勤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机关后勤部门共同的任务。要教育和引导全体后勤人员特别是后勤服务人员,从服务全局出发,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具体服务工作,群策群力,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实现优质服务的目标。 强化管理与优质服务,既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机关的客观要求,也是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化管理是为了优质服务,可以促进优质服务;服务的优劣可以检验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可以通过解决服务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抓,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机关后勤部门如果不能为机关当好家、理好财、服好务,对赋予的职能管不好、管不了,服务不好、不到位,没有作为,领导不放心,群众不满意,就没有机关后勤工作的地位,也发挥不了后勤工作的保障作用,更难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在强化管理和优质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管理年里,努力把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张升智执笔)2000年 第6期 《中国机关后勤》